发布时间:2020-01-16 18:44 浏览:
生产M3以下的加长特长螺丝(如M1.2、M2、M2.5等)需要特殊工艺和设备调整,以确保其结构强度和装配性能。以下是详细的生产流程及关键工艺要点:
线材要求:M3以下的小螺丝通常采用高碳钢(如1018、1022)或不锈钢(如304、316),以确保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13。
盘元规格:初始线材直径需略大于成品螺丝的牙径(例如M1.2螺丝通常选用1.4-1.6mm盘元)1。
球化退火:对高碳钢进行680-715℃退火,降低硬度,提高冷镦塑性1。
酸洗磷化:去除氧化皮,并在表面形成磷酸盐膜,便于后续拉拔和冷镦1。
粗抽与精抽:将线材逐步拉拔至接近目标螺丝的杆径(如M1.2螺丝拉至1.2-1.3mm),确保尺寸精度13。
润滑处理:减少拉拔过程中的摩擦,防止表面划伤1。
特殊设备调整:M3以下螺丝尺寸极小,需使用高精度多工位冷镦机(如DT06102型),并优化模具间隙1。
加长杆部处理:
分步镦锻:因杆长较长,需分多次镦锻以避免弯曲或断裂1。
模具导向优化:增加导向结构,确保长杆部分在成型过程中保持直线度1。
头部成型:采用一模二冲工艺,先预成型再终锻,避免材料流动不均1。
精密牙板:使用高硬度合金牙板(如SKD11),确保螺纹精度1。
低速搓丝:降低搓牙速度(15-20万次/天),减少长杆螺丝在搓牙过程中的变形风险1。
渗碳或调质:对碳钢螺丝进行渗碳(表面硬化)或调质(整体强化),提高机械性能13。
去氢处理:若电镀,需在200℃下烘烤8小时以防氢脆8。
镀锌/镀镍:增强防锈能力,适用于小螺丝1。
达克罗:适用于高防腐要求的场合8。
尺寸校验:使用光学测量仪检测杆长、螺纹精度1。
扭力测试:确保螺丝能承受规定的装配扭矩8。
长杆稳定性:
采用合模机或特殊导向装置,避免冷镦时弯曲1。
螺纹强度:
优化搓牙参数,避免牙纹不饱满或崩牙1。
生产效率:
M3以下加长螺丝产量较低(约5-8万/天),需调整生产节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