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0-01-16 18:44 浏览:
非调质钢(如国内的YF40MnV、日本的SWRCHB系列等)是一种微合金化钢。它通过在钢中加入钒(V)、铌(Nb)、钛(Ti)等微量元素,在轧制或锻造后的冷却过程中,这些元素的碳氮化物析出,起到析出强化和细化晶粒的作用,从而在不经过调质热处理(淬火+高温回火)的情况下,获得相对较高的强度。
它的优点是:
省去热处理工序,节约能源和成本。
避免热处理变形,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,尺寸精度更易控制。
避免淬火开裂和氢脆风险。
8.8级是一个明确的性能等级,对材料有强制性的力学性能要求,而不仅仅是硬度:
抗拉强度 (Rm):≥800 MPa
屈服强度 (Rp0.2):≥640 MPa
断后伸长率 (A):≥12%
硬度:250-320 HV
冲击功:有最低要求(尤其在低温环境下)
考量维度 | 调质钢(传统工艺) | 非调质钢(直接加工) | 对加长特长螺丝的影响 |
---|---|---|---|
性能均匀性 | 优。通过整体淬火和回火,整个截面的金相组织(回火索氏体)和力学性能均匀一致。 | 差。其性能依赖于轧制或锻造后的冷却速率。截面芯部的冷却速度远低于表面,导致芯部强度、韧性明显低于表面,性能不均匀。 | 致命缺陷。对于加长、大直径的螺丝,截面芯部性能不均的问题会被放大。螺丝在承受载荷时,应力分布不均,芯部成为薄弱环节,可能发生早期失效。 |
韧性储备 | 高。回火索氏体组织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,尤其是在低温冲击韧性方面表现优异。 | 较低。非调质钢的显微组织通常是铁素体+珠光体或贝氏体,其韧性,特别是低温冲击韧性,通常低于同级调质钢。 | 高风险。特长螺丝在安装和使用中可能承受冲击、振动或偏载,对韧性要求高。韧性不足会大大增加脆性断裂的风险。 |
尺寸效应 | 影响较小。热处理可以保证不同直径和长度的螺栓性能达到一致(只要热处理工艺得当)。 | 影响巨大。非调质钢的性能严重依赖冷却速率。螺丝的直径越大、长度越长,截面上各点的冷却差异就越大,性能波动和不一致性也越大。 | 无法控制。对于“加长特长”规格,几乎无法保证其全长和整个截面的性能均匀且稳定地达到8.8级要求,尤其是韧性和屈服强度。 |
标准符合性 | 完全符合。是制造8.8级及以上螺栓的标准且公认的材料和工艺。 | 通常不符合。绝大多数国际和国内标准(如ISO 898-1)不认可非调质钢直接用于8.8级螺栓的制造。材料认证和产品认证会遇到困难。 | 法律与商业风险。如果产品因材料问题发生失效,采用非认可工艺和材料的一方将承担巨大责任。 |
首选方案:采用传统调质钢及热处理工艺
选择优质的中碳钢(如35#、45#)或合金钢(如35CrMo、42CrMo)。
加工后进行整体调质处理,确保获得均匀的回火索氏体组织。
对于加长特长螺丝,热处理是关键难点。需要寻找有经验的、具备深井炉或连续式热处理生产线的热处理厂,以确保螺丝在淬火时能均匀快速冷却,回火时温度均匀,避免弯曲变形和性能不均。
电镀后必须进行充分的烘烤去氢处理,以消除氢脆风险。
探索性方案:高性能非调质钢(需严格验证)
全长全截面性能测试:不仅要在表面取样,更要在不同长度的芯部取样,进行拉伸、冲击和硬度测试,确保性能均匀达标。
疲劳性能测试:螺栓大多承受交变载荷,疲劳性能至关重要。
低温冲击测试:评估其在低温环境下的韧性储备。
工艺稳定性验证:对不同批次的材料进行重复性验证。
目前,一些先进的非调质钢其性能已接近800MPa级别。
如果坚持尝试,必须进行极其严格的全面验证,这包括:
即使验证通过,也需获得客户明确认可,并承担相应风险。